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23日電 (記者林超 王龍)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河套灌區義和渠的泄水閘緩緩打開,標志著對烏梁素海進行生態補水的工程進入新階段。
  在封凍以前,黃河水將通過4道閘門,以每秒70立方米的速度,源源不斷地註入烏梁素海。在未來的10個月內,對烏梁素海的生態補水總量預計達到3億立方米,幾乎是過去9年生態補水總量的一半。
  烏梁素海是中國第八大淡水湖,也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和地球同緯度最大的自然濕地。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污染源逐年增加和入湖水量減少,烏梁素海水質逐漸變差。
  2005年起,為了改善烏梁素海水質,拯救烏梁素海濕地,當地政府開始進行生態補水工程。但由於補水渠道流量和工程條件的限制,每年的生態補水只有幾千萬立方米。
  2012年以來,生態補水進程加速。各級政府累計投資1.3億元,在6條農業灌溉乾渠與總排乾交叉口施做了泄水閘,通過總排乾向烏梁素海進行補水,這一工程於今年正式啟用。
  按計劃,從今年11月起到明年8月,將先後實施3次大型生態補水工程,泄水能力最高將達到每秒100立方米,是傳統生態補水能力的4倍多,累計補水3億立方米,預計今後每年都將保持這個水平。
  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副局長藺福寶說,烏梁素海平時的庫容是4.5億立方米,補水3億立方米意味著通過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把烏梁素海的水體整體置換一遍。
  按照《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在2020年前當地政府還將進一步加大對烏梁素海的綜合治理力度,預計總投資將達到86.15億元。除了生態補水外,近年來當地主管部門還採取了控源減污和生態修複的措施綜合治理烏梁素海污染問題。
編輯:SN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ztnhvgaqq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